close

推薦你試聽可能會改變你一生的英文課:

編者按1895年5月25日,不滿《馬關條約》割讓,台灣官紳成立台灣民主國,奉大清為正朔,今天剛好120周年;6月2日,滿清政府代表李經方,不敢上岸,在基隆港外三貂灣的日本軍艦「千代田號」上,與日本帝國代表樺山資紀在移交文書上簽字,正式把台灣交給日方。迄10月19日劉永福內渡大陸,民主國只維持148天。時報文化出版的《被扭曲的台灣史:1684~1972撥開三百年的歷史迷霧》,是台灣史學家駱芬美台灣史系列第三部作品,對此段歷史,做了客觀詳實的描述,特予連載。唐景崧的處境尷尬又為難,他只是來台灣當官,無法體會故鄉被割讓的痛苦與屈辱感。if (typeof(ONEAD) !== "undefined"){ONEAD.cmd = ONEAD.cmd || [];ONEAD.cmd.push(function(){ONEAD_slot('div-inread-ad', 'inread');});} 你以為:台灣直到20世紀,才首次出現民主共和體制?事實是:1895年台灣割讓給日本時,就成立了「台灣民主國」以爭取自主。1895年4月,台灣因《馬關條約》簽訂而被割讓給日本。當時這個消息對台灣人如同晴天霹靂,激憤之餘,不斷向清朝廷提出抗議。部分官員則到處求情,卻無任一國家伸出援手。只好自力救濟,於5月底成立「台灣民主國」,企圖改變這個已被決定的命運。不顧將亡劃地分防甲午戰爭於1894年7月爆發時,戰場雖然都在北方,但清朝廷鑑於日本人向來就對台灣有所企圖,命令福建水師提督楊岐珍和曾領導黑旗軍的南澳總兵劉永福,率兵到台灣協助防務。當時台灣巡撫邵友濂為加強防務,再增募兵力。更調派台灣霧峰仕紳林朝棟負責守獅球嶺炮台,板橋仕紳林維源則專辦台灣團練防衛事務。林維源委託邱逢甲(民國成立後改姓丘)辦理地方義勇事宜。邱逢甲預感甲午戰爭可能會對台灣不利,四處奔走號召鄉里,他說:「台灣孤懸海外,一旦發生不測,朝廷不可能顧到台灣。我們惟有自己守自己的家,否則一旦禍患臨到,不僅祖先埋骨之地蒙難,我們也都將失去家園。」他吸引許多熱血青年經過編練,守備在彰化、新竹之間。10月,邵友濂怕戰事波及台灣,設法請調湖南巡撫,由原任布政使唐景崧暫代台灣巡撫職務。西方學者藍厚理(Harry J. Lamley)指出:唐景崧是具有雄心的官吏,在台灣事務上扮演主導者。他從不和楊岐珍、劉永福商量相關事務,駐守在南部的劉永福特別到台北拜訪唐景崧,希望接手處理軍務,唐景崧反而更堅持把劉永福留在台南,就是要與劉永福劃地分防。雖然邱逢甲和當時的南洋大臣張之洞都勸唐景崧,必須有劉永福協助,才能守住台北,但唐景崧不為所動,他也刻意壓制林維源和林朝棟,林維源負責的團練事務改由他的門生、有良好交誼的邱逢甲接辦,並改稱是「義軍」;林朝棟原本駐守基隆後路的戰略要地獅球嶺,轉調中路、防守彰化。唐景崧並與張之洞及部分華南督撫取得密切聯繫,派遣部屬前往廣東等地招募士兵和購買武器。也試圖向台灣仕紳募款以籌措資金,但成效不佳。根據淡水海關職員馬士(Hosea Ballou Morse,美國人,是台灣巡撫與英國領事間的中介者)的報告。1895年2月間,他曾建議唐景崧買銀行匯票,並盡速從上海匯款到台灣,但後來和匯豐銀行磋商太慢,銀行因需承擔戰爭風險而拒絕付款。1895年3月23日,日軍登陸澎湖3天後,占領全島。消息傳到台灣,有人謠傳在台官吏將逃離,唐景崧隨即張貼布告否認,才沒有引起恐慌。情況緊急之際,又聽到日本將集中兵力進犯台灣,要各地嚴加防範,考量到台北後方的兵力布置空虛,緊急調邱逢甲率領義軍北上駐防今桃園南崁至苗栗後龍一帶。但因邱逢甲是具有領導實力的本土客家仕紳,唐景崧恐怕難以掌控他,對邱逢甲的要求多不配合。邱逢甲要武器,運來的是生鏽或斷頭、無法使用的4尊舊炮;邱逢甲想推薦並付薪水給支援義軍的人,唐景崧都不同意,引起邱逢甲抱怨。3月底,中、日簽訂的《停戰協議》中,台灣不在停戰範圍,台灣住民感到震驚,邱逢甲已認為台灣可能被李鴻章出賣。但清朝廷仍對台灣隱瞞事態嚴重性,4月2日,軍機處發出訓令表達對台灣的關懷,並要唐景崧「激勵將士,開導紳民,敵愾同仇,力圖捍禦。」拒倭守土誓死保台唐景崧本來樂觀的認為:日軍若想進攻台灣中部,以台灣守備的兵力,可南北夾擊。再則,北部防備鞏固,南部在4月下旬開始有風浪無法下錨停泊,而他購買的武器及在廣東招募的士兵,若能在4月下旬抵台灣,甚至可能一舉奪回澎湖。但在台灣的洋行頻頻傳出日本將要求割讓台灣的消息,驚愕不已的唐景崧向朝廷詢問真相,朝廷避而不答。4月17日,透過張之洞的通風報信,唐景崧才得知將簽訂的條約中有割讓台灣條款。邱逢甲聽到消息非常生氣,當即刺破手指,用血寫出「拒倭守土」以示抗日保台的決心。(待續)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成人
    全站熱搜

    xm6a2o7a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